发布时间:2025-10-15 18:14:54    次浏览
一石激起千层浪,19日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通知下发,波澜才微微泛起,建筑业已经掀起巨浪,整个建筑圈都为之震动。下面,CBI建筑网经过整理的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通知》本身解读1、本《通知》取消的是:注册建造师等人员的指标考核,而不是取消“注册建造师”执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要求非但不会取消,反而进一步加强,将列为监管的重中之重。《通知》中明确指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岗履职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项目经理是否持注册建造师证书上岗、在岗执业履职等行为的监督检查。2、文件中“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如何理解?最低等级资质一般为三级资质,三级资质标准中若取消了人员指标要求,就剩下净资产指标要求了,这样进入建筑施工行业基本上没什么门槛了!保留最低等级资质要求建造师等人员指标,就保留了三级资质考核标准!取得最低资质后,若要升级,则关键看业绩,不再以人员为衡量指标了!这里有个误区,让人以为建造师无用了,其实并非如此,企业的业绩从哪里来?离不开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的工程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3、《通知》的发布,进一步地推进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在现有情况的基础上,取消了部分资质及考核指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这代表着弱化了资质门槛的影响,使相关施工相关资质在市场中的作用大大减小,这将十分有效地激活市场活力。对挂靠行为的重拳打击,资质证书的挂靠行为必将显著减少,建筑市场秩序因此将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安全也将进一步得到保障。通知对建筑业及圈内的影响对于建筑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相关衍生行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相信这种影响,在2016年11月1日起文件正式实施后,将愈发强烈。一:对于建筑企业的影响1、节省养证成本,非最低资质的企业,如二级、一级和特级资质企业,因不需要建造师等人员的费用,像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仅人员挂证成本会直接节省上百万,这不愧是个利好消息。2、项目部用人成本,可能会出现先降低后走高的趋势,降低是因为证书供给量会增加,项目挂证的情况从客观角度来说或将还会存在一段时间,所以挂项目证书价格会在短时间内走低,降低企业一部分支出。若主管部门监管力度加大,再加上2017年底全国社保联网,项目挂证也必将走上末路,若一个项目一个证,每个项目真正持证上岗且履职到位,持证项目经理必然紧缺,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用人成本也必将提高。 3、《通知》中提高了资质标准中关于建筑业一级、二级的企业工程业绩的要求,同时,业绩都将来自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从一定程度也将增加建筑企业一级、二级资质的申请难度。4、增加人才储备,是当务之急。尽可能多地动员职工去考证,尽可能吸引有证的真正项目经理,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争!尽早布局,抢占人才高地,建筑业市场化竞争大幕伴随226号文件的颁布,已正式开启!您的企业准备好了吗?5、对技术负责人的要求不变:1)特级资质: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及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主持完成过两项及以上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的技术工作或甲级设计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或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2)一级资质: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3)二级资质: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6、对工程业绩的考核基本不变,但是建筑面积考核标准大大提高:1)一级资质企业建筑面积考核标准增加3~4倍:2)二级资质企业建筑面积考核标准增加4~5倍:三、文件对于建造师的影响此次对资质标准的调整,主要针对特级、一级、二级资质,基本取消了对企业主要人员的所有指标要求。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建造师等相关人员考核指标“门槛”取消,难道意味着建造师执业资格彻底无用了?资质的“门槛”没有降低,而是隐性地提高了。对建造师执业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在未来,有能力、有水平、有业绩的建造师将非常抢手。1、有建造师证书的业内人士建造师数量跟企业资质可以脱钩,但项目经理必须持建造师证上岗,工程必须得有具有建造师资质人员来做,这些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还会不断规范和强化。要不工程的质量如何保证呢?个人想要当项目经理,想要承接项目,那就必须得有建造师证。而且,要对项目质量终生承担责任!正常的项目施工对建造师的需求,一点儿也不会减少!《通知》强调:重点加强对项目经理是否持注册建造师证书上岗、在岗执业履职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注册建造师进行严厉处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严管之下,目前建筑市场中“无证的业内人士”、项目上将出现对拥有注册建造师证书又真正干工程的项目经理大量需求。新资质标准对建筑面积考核标准大大提高,增加3--5倍。也就意味着,企业要想升资质,必须要有一批能力过硬的注册建造师,才具备接“大活”的基础。针对无证的业内人士、有证的非业内人士、无证的非业内人士,我们的建议如下。1、无建造师证书的业内人士未来在工程行业没建造师证书,真的不太好混了,目前《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部令第153号),要求:未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不得担任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不得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从事相关活动。而在《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未取得注册证书的,不得担任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不得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从事相关活动。正常情况下,未来没有取得注册建造师证书的就不能担任项目负责人了。这类人士,建议还是要想尽办法、抽出时间取得建造师证书,这样的话,身价会立即获得提升。2、有证的非业内人士现在已有建造师证书且纯粹为了挂证的同仁,要清楚项目风险大,而且现在实行的是项目终身负责制,挂证务必谨慎,项目一旦发生事故,项目经理可能面临刑罚、坐牢。建议不挂为好,不要图小利而失去个人未来,尤其是政府、国企上班的人员!3、无证的非业内人士纯粹为了挂证而考建造师的,建议不要考了,把精力花到其他地方去,否则得不偿失。四:证书挂企业和挂项目的利弊分析建造师挂证,众所周知分两种:挂企业和挂项目,挂项目是从投标阶段就开始了,因挂项目风险相对较大,出了事故要负法律责任,而且是项目责任终身制,所以一般情况下,虽然费用少一些,也是优先挂企业。1、证书挂企业的影响除最低资质企业外,各类企业已不再需要建造师等人员来维护资质了,企业挂证在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自然企业挂证市场基本消失。同时,因为有“除各类别最低资质企业外”,所以还是给建造师在企业挂证留下了一个口子,因为资质低,二级建造师证就够用了,在企业挂证的市场将严重供多于求,价格将非常低。还有一点,因为目前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总数已超过200万,《通知》执行后,市场挂靠证书将严重供大于求,挂靠企业的价格大幅下降将是必然,维护三级资质的成本将大幅降低,市场中会不会大量涌现新注册三级资质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2、证书挂项目的影响本次《通知》的出台可谓釜底抽薪,让挂证于企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对项目挂证必将严管,进行重点打击和整治,同时住建部“四库一平台”的完善和人社部的“社保全国联网”,项目挂证也将难上加难,而且风险极大。但不排除在政府主管部门严管下,一个项目一个证,挂项目的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走高,但不管何种情况,与挂企业的价格相比应该要高一些。显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看到这一点,所以在文件中特别强调: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岗履职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项目经理是否持注册建造师证书上岗、在岗执业履职等行为的监督检查。总的来说,执行力如何待观察,但是可以预测挂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存在一段时间,随着主管部门的严管和2017年社保系统的全国联网,挂证基本上将失去生存空间,建筑市场“人证合一”将成为市场共识和主流。五:对于培训机构及考证人员的影响1、相关建造师培训机构这次文件出台是个重大打击,因为取消建造师数量指标并严管,相当一部分纯挂靠人员的考试热情将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参加考试的人员数量将大大减少。该政策打击了这些人的备考积极性,明年起参考人员基数会下降,部分培训机构将需要转型培训其它培训业务。2、施工行业内的“一二建”考生,影响不是很大,可以安心备考。“一二建”永远是施工行业人才的金字招牌,施工技术员想要在本行业生存及提升,一方面要考人脉及能力,另一方面就要考该证书了。没有证书,升值、加薪、跳槽都会存在问题,都会底气不足。因此,该证书对于施工行业从业人员来讲,是“硬通货”,证书价值自不必多言。3、以考证增收为目的的学员可谓利弊俱存:弊者,证书要求将会增加;利者,证书价值会上升。该政策试图将“资质增收”这一空间堵死,但可以预测,此现象不会消失,而是转型为围标等其他模式。而这种形式的创收,需求量将会随着建设行业热度的持续高涨而增加,价格也会随着证书使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往往除了证书使用费,还有每月补贴及出场费),使用对于单纯考证增加收入的同志们,这是未来可预见的收入增加形式。但是单纯想依靠挂靠为增收的话,则不建议去参加考试了,意义不大。寄语:每一项政策的发布,都是集国家及众人智慧深度思考的结晶,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只能去适应。《通知》的发布,无论对建筑企业业绩还是建造师个人执业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建筑人士,应该知道:适应变化比抱怨变化更靠谱,改变世界很难,但是改变自己容易。建筑业的未来,您想怎么拥抱,做好准备了吗?欢迎各位朋友留言探讨影响或个人意见!◆◆◆温馨提示关注CBI建筑网公众号查(企业、资质、中标、建造师、不良)省时更省心